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14节 (第2/2页)
可是这场误会当中,一时她也不知道,该说这是谁的错。 姜太夫人忽视姜承文许多年,却也被当年的事折磨了许多年。 如今纵然她幡然醒悟,愧疚自己冷落姜承文,可是谁都无法回头了。 一场历经多年尘封才窥见天光被澄清的误会,埋葬的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。 姜清筠端着漆盘,正要踏出小厨房回松筠居时,身后又传来了顾文鸢唤她的声音。 停下步伐,她转身回首看向顾文鸢,“娘?” “你祖母临走前,叮嘱过你父亲一句,让皇上和你爹多提防着你二叔。” “若是有可能,尽量留你二叔一命。” “哪怕是被流放三千里,永不回京。” * 回到松筠居,看着谢景寻用完醒酒汤,姜清筠断断续续地和他说着姜承文和姜老夫人之间的事。 顺便把顾文鸢最后叮嘱给她的话,转述给谢景寻听。 “谢景寻,你说我爹现在会不会……” 那些唏嘘往事,即便已经得知真相,但是从她口中说出来,姜清筠还是会感觉到恍惚。 姜承文小时候的事,在儿时她也听她娘亲提过几句,可大多都是说姜承文如何努力读书,及冠入朝堂后又是如何意气风发。 外人提起他,话语中难免都是艳羡;可也许从未有人去窥探他内心,可曾羡慕过自己的弟弟妹妹。 直到岁月无情,辗转至如今,当年不敢宣之于口的羡慕,只回赠他一份愧疚和悔恨。 来时迟迟,已是虚妄。 谢景寻安慰似的揉揉她脑袋,“别乱想,岳丈他不会有事的。” 他不是姜承文,得知真相后即便难平,但到底无法真正地感同身受。 但姜承文在朝堂多年,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并不少,谢景寻也知道,姜承文不是耽溺于过去的人。 “有岳母在他身边,你和清时就别多担心了。” 姜清筠顺势埋进谢景寻的怀中,双手环抱着他的腰身,满是依恋。 片刻之后她才闷声说道:“你记得多提防我二叔,还有安王。” “好,都听你的。” “我心里都有数,只要你安然无恙,我就没有后顾之忧。” * 在尚书府小住了一晚后,翌日姜清筠就和谢景寻回了宫,之后还没清闲几日,休沐结束,谢景寻便也该照常上朝了。 除夕宴之后,这几日光景中也没有其他嫔妃来毓秀宫,除却处理简单宫务外,姜清筠仿佛又回到了初初入宫的时候,怡然自得。 可在几日后,燕翎宫又忽然传出沈之瑜染病卧床不起的消息,连太医院都束手无策。 只是等姜清筠急匆匆赶到燕翎宫想要探望沈之瑜的状况时,一进宫殿看到的却是沈之瑜坐在庭院中,悠闲地做着蔻丹。 面色红润,气色也很好,一点都没有病重的模样。 “之瑜,你的病……” 沈之瑜见是她来,朝她招手,让她坐到她身边,继而将手边已经做好的蔻丹递给她。 “这是我才做好不久的蔻丹,你试试颜色如何。” 一边说着,她一边弄着方才完成一半的蔻丹。 “我无恙,染病的消息是我刻意放兰翠放出去的。” 姜清筠松了口气,“没事就好,我还想着请云川道长进宫一趟,为你看看。” 沈之瑜笑着,“只是为了日后方便脱身,掩人耳目的手段罢了。” 脱身? 姜清筠放下蔻丹,转头看向她,一瞬间她忽然想起年前,沈之瑜提到的日后想离宫一事。 难不成,她已经下定决心了吗? 沈之瑜读懂她眼中的疑惑,点点头,笑得明媚自然,“是准备离宫了,这么多年,我也该离开了。” 前世今生,两世的光景,她都被困在深宫禁庭当中不得解脱。 如今事情也快结束了,她也该去奔赴自己的天命了。 “那你想好离宫之后去哪里吗?” 以前从苏未那里,她也知晓了许多沈之瑜的事情。 当初一张圣旨,沈之瑜迫于太上皇和沈家,被迫入宫。苏未还提到过,她当时,是已经有了心上人的。 如今离宫,想必她也是因为那人吧。 “已经安顿好了。” “若是日后有机会,我还能同他一年回一次京城,好能见你。” 姜清筠煞有其事地点点头,刚还想和她说的话,等到了嘴边却又忘记想说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