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91节 (第2/2页)
即将到围场, 姜承文也有公务在身,简短叮嘱过几句之后, 他也就去找礼部尚书了。 只剩下姜清时在围场外。 看了看马车后面跟着的侍卫, 姜清时稍微安心了些, “副统领送你回京,照顾好自己。” “若是还有人来找你麻烦, 等哥哥回京之后好好去教训他。” 等你回来就晚了。 姜清筠在心里默默想着,面上乖乖应下, “平日里我也不出府,不会有人欺负我的。” 时辰不早,没在围场外停留太久, 姜清筠就踩上步梯进了马车当中。 车轱辘滚滚而行, 扬起一地尘埃,姜清时正目送着马车渐行渐远,冷不防就听到了陈还的声音,“二小姐等等, 皇上有话托奴才带给您。” 陈还的声音不低,还只怕姜清筠会听不到。吓得姜清时也是一个愣怔。 前面的马车缓缓驶停,陈还要事在身不敢耽搁,只和姜清时寒暄一句,便匆匆跑着上前,站在马车旁把袖中的信笺给了姜清筠。 不消片刻他折返,马车又悠悠地往前走。 陈还和姜清时一同回了围场当中。 “平元王明日进京?”路上,没插手聊后宫的事,姜清时反倒是问着朝堂之事。 秋狩原本就是一年中难得的放松时刻,今年也本该如此,可是平元王忽然进京,全然打破了这份享受。 尽管平元王已经淡出朝堂十多年,端着与世无争的姿态,但到底是人心不古。 谁也说不准,京城之后会发生什么。 陈还点头作答,“是,王爷明日进京,只不过今日世子已到,送了东西过来,皇上这才没能过来。” 以为姜清时是在间接问皇上今日怎么没来,陈还也就没隐瞒,透露出了原因。 平元王世子……姜清筠一手负在身后,察觉都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。 * 围场距离京城不远不近,等到姜清筠在副统领回到姜府时,天色已经从白昼轮转到暮色低垂。 从后门回到松筠居时,辛夷和茯苓无聊地坐在石凳上翻花绳,见到姜清筠回来,两个人连忙放下手中的花绳。 上前替姜清筠拿着东西,辛夷问道:“小姐,你怎么今日就回来了?” 她记得,秋狩不是十日吗?如今将将过半,她家小姐怎么就回来了? 莫非是小姐向皇上求情已经成功,这才放心地回府一心准备嫁给谢公子? 辛夷一喜,变化太过明显,就连茯苓都奇怪地看了她一眼。 “我不会骑射,去了秋狩也是在营帐中看书,还不如回府。”姜清筠慢悠悠走向卧房,熟悉的环境,才让她感觉到彻底的放松。 歇息了一盏茶的时间,见时间差不多了,她就带着信笺了顾氏的小院,茯苓和辛夷都在松筠居中留着。 这几日她假装称病留在府中,府医日日来,没让其他人打扰她。秋狩的消息尚且没传回京城,一路上的丫鬟小厮见到她行礼,也只以为是她病愈了。 进到顾氏的院子里,丫鬟刚摆上菜肴,见她赶了个巧,顾氏好笑着点点她的头,“你这丫头,来得到是时候。” 这几日大房只有顾氏一个人在,她时常忙着也忘了吃饭,午膳和晚膳的时间相对往后推了推。 姜清筠回来之后,副统领也来禀告过顾氏,而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围场。 “娘肯定都知道我回来了。”只等着她过来。 姜清筠挽上顾氏的手臂,“这几日在围场,还是感觉府中的饭菜好吃。” 顾氏拉着她坐下,丫鬟提前准备好了碗筷放在她面前,而后自觉关门退了出去。 “你啊,只想着吃。”顾氏笑骂了她一句,但还是给她夹了好几筷子的菜肴,都是她平日里最喜欢吃的。 却没立即问围场秋狩的事。 姜清筠也替顾氏布菜,静谧之中,只有碗筷碰撞声音。 丫鬟撤席之后,姜清筠和顾氏坐在榻上,桌案之上烛影摇红,姜清筠把信交给顾氏,“娘,这是临走前爹让我带给你的。” “爹还说若是尚书府布置好,让我们先搬过去;爹说秋狩后他就回来,让您不用担心。” 顾氏摩挲着手里并不薄的信封,没直接拆开信封,反倒是问着姜清筠:“你去秋狩,见到皇上了吗?” 转变得太快,姜清筠还想着尚书府的进度时,乍然被问了一句,回神之后她垂眸,低低说了一句:“见到了。” “爹的信里应该都写了,娘你看过就知道了。” 说到信笺,她忽的想到谢景寻那封信中的内容,对上顾氏探究的视线,她又羞赧低头,“娘,我想绣一身嫁衣,您私库里有合适的布匹吗?” 嫁衣?顾氏瞬间明了,难得同辛夷想到了一处,都以为姜清筠和姜承文是说动了皇上,可以不进宫为妃。 “那娘明日给你送去。” 姜清筠点头,又陪了顾氏一炷香的时间,见天色不早,她也就回了松筠居。